西游里的须菩提究竟是谁
菩提祖师,《西游记》中的一位祖师级人物,收孙悟空为徒,传授他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但菩提祖师却要求孙悟空出师后不能提起师门状况。《西游记》中菩提祖师,佛道合一的名字,道家的气质打扮,儒家的行事思想,为一个精通道教、及诸子百家的高人形象。亦是重合了当时三教合一的思潮。“灵台方寸”与“斜月三星”都寄托了作者三教合一的思想。《西游记前传》中介绍了菩提祖师的来历和奇特经历以及隐居灵台方寸山的的缘由。
菩提祖师便是准提道人,是如来的师弟。两人曾经共同执掌西方教。后来如来修成六丈金身,建立,把西方教吞并。菩提祖师也从此隐居山林,将高山命名为“灵台方寸山”,与“天竺灵山”相对。以后自立道观修身养性,除了山中居民,没人知道他的住处。就是那如来,也不知道自己的师弟身在何方。更不知西牛贺洲还有仙人存在。如来曾这样评价西牛贺洲:“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见《西游记》第八回)。可见,同处西牛贺洲的如来,却不知菩提老祖的存在。由此可知,菩提的道行一点都不逊色于如来,甚至可以避开如来的法眼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师傅是谁
猪八戒的师傅,也就是他的大靠山,其实就是李世民。如果他没有这个大靠山,再给他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非礼女神嫦娥。
大家不要吃惊,让我来告诉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天蓬元帅是紫微大帝的心腹爱将。
根据晚清小说《六部春秋》、《封神演义》等书籍, 周文王的儿子伯邑考被封为紫微大帝。
伯邑考乃周文王姬昌嫡长子,武王姬发同母兄长,如果他活着,肯定就是他继位,就没有周武王什么事儿了。
武王伐纣后,姜子牙代玉虚封神,伯邑考被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为尊贵之神,代表着帝位、尊贵、权力。
紫微星乃众星之主,是北极五星中的帝星。“紫微垣”则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是天帝的内院,后花园。天上的恒星中有“三垣”,在天庭的位置非常显赫。其中“紫微垣”居中央,“太微垣”、“天市垣”陪设两旁。
伯邑考由于他的忠孝,以及他尊崇的地位,对应到了天庭,肯定也要被封为最高级别的神仙,对此相信大家都可以理解。
后来天下大乱,进入东周以后,一直到隋朝末年,除了汉朝有过几百年的太平日子,其他绝大部分时间,凡间都是在打仗。
天庭感到老是这样闹下去不是个办法,就让一位重量级的神仙,也就是紫微大帝转世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作为曾经的周文王的嫡长子,让他转世去统一天下,可谓是众望所归。
为了配合李世民的工作,天庭又派二十八宿之一的亢金龙下凡,亢金龙是以紫微星为中心的“三垣二十八宿”中的一颗恒星。是紫微星的忠实陪衬。
亢金龙下凡,就成了唐高祖李渊。所以从神话体系中来讲,李世民才是真正的天子。他老爹唐高祖李渊等于是为他做陪衬的。
在古典小说《说唐》中,唐太宗李世民的出生,居然发生了天象学上的奇观。
当时,李渊被杨广率人在半途截杀,得到秦琼解救。李渊过失,把单雄信的哥哥一箭射死,全家到“承福寺”歇息,在这承载福报之地,李世民出生了,天庭专门派了天上顶尖的仙乐队,在半空搞了一个神仙party,为李世民的出生伴奏:
三更时候,忽闻异香阵阵扑鼻,十分惊讶。步出天井看时,只见半空中箫韶迭奏,剑佩铿锵,紫雾盘旋,祥云缭绕,却是中天紫薇临凡。满天香雾氤氲,一寺瑞烟笼罩。惊异间,忽有侍儿来报:“夫人分娩世子了。”李渊大喜,捱到天明,参拜如来。
空中出现五彩祥云,释放出大量的烟花、香气,形成了声、光、电、味的盛宴,向所有的凡人宣告:大神降临人间了。
而天蓬元帅在天庭中曾经也非常牛掰,他就是紫微大帝下属的神:北极四圣之一,乃统理北斗及酆都的神将,为星宿大神。
这是一个有职有权的神仙岗位,统领了一大帮天兵天将。是天庭的高级别领导紫微星的贴身心腹。
根据《西游记》,我们可以知道,猪八戒的法力并没有那么高强,但他居然能在天庭做到元帅一级的高级统帅,没有背景显然是不行的。
我们找遍神话所有的体系,都没有发现猪八戒有其他的靠山,也没有发现他得到过其他高级神仙传授法术。所以我们可以肯定:他的师傅,还有他的靠山,其实就是紫微星本尊。
否则,根本就没有办法解释:就凭他的法术和本领,怎么可能爬到那么高的位置?
作为天庭中一个高级别的神仙,天蓬元帅平时在天庭得到的待遇是非常高的,并且他还能享受人间的供奉,等于是拿的双俸禄。
这就直接导致他平时自我感觉太好,从而居然借着酒胆,性侵女神嫦娥,尽管没有最终得逞,没有能够既遂,但强制行为存在。
女神嫦娥是月亮神太阴星君,级别可能比天蓬元帅还要高。嫦娥的背景更加厉害,她的父亲是上古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喾(也就是天帝帝俊)。
显然,在天庭中,天帝的地位比紫微大帝还要高。
嫦娥的丈夫更是一个神见神怕、鬼见鬼愁的角色。她的丈夫就是曾经一口气射落九颗太阳,也就是一口气团灭了九颗恒星的后羿。
像这么一个狠角色, 天庭的神仙碰到了,基本上都是绕道走。否则被他一箭射过来,谁能挡得住?
天蓬元帅谁的老婆不能惹,偏偏要惹这么一个大神的老婆?那是真正的胆大包天了!而且这同时也是一个以下犯上的行为。
玉皇大帝终于被惊动了。毕竟把后羿惹毛了,万一他再射几个恒星下来,那就出大事了。所以玉皇大帝立即指示天庭作风监管部门:从重从严查处!
天庭作风监管部门经过调查核实:天蓬元帅性侵女神,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足以认定!必须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看到自己的爱徒被查处,紫微大帝爱莫能助。
那一段时间,天蓬元帅这只大老虎被查处,成为天庭中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被他非礼的高级别女神嫦娥,深陷性侵事件的漩涡,名誉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玉帝作出终审判决:判决重打天蓬元帅两千天锤,并贬他下凡。
估计是天帝帝喾知道自己的女儿被性侵也非常震怒,所以具体执行的神仙不敢怠慢,就让猪八戒下凡投了一个猪胎:
我本是天河里天蓬元帅。只因带酒戏弄嫦娥,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锤,贬下尘凡。一灵真性,竟来夺舍,不期错了道路,投在个母猪胎里,变得这般模样。是我咬杀母猪,可死群彘,在此处占了山场,吃人度日。
天蓬元帅平时在天庭里管理着一大帮的天兵天将,现在居然从一个天庭级别比较高的神仙,突然成了一头猪。这种巨大的地位反差使他完全失去了理智,几乎变疯了。
所以他干脆直接咬死了他自己的亲妈,也就是生养他的那头猪。并且杀死了他的所有的兄弟姐妹,也就是那一窝小猪仔。
既然已经失去神仙的编制,与其当一头猪,还不如去做妖怪,整天吃人,还不需要担心温饱问题。
曾经的天蓬元帅,现在已经成了一头妖怪猪。
既然猪八戒成了猪妖,并没有忘记在天庭的事情。那么,紫微大帝虽然已经成了李世民,天庭的事情就算可能已经忘记了不少,但应该也还是有点记忆的。
并且他跟天庭的联系其实一直都没有断,比如他手下的大臣魏征,做梦都能帮助天庭宰杀泾河龙王。
李世民看到曾经贴身的手下,居然已经成了猪妖,作为天蓬元帅曾经的师傅和领导,于情于理说什么都应该帮他一把。
正好这个时候,李世民需要派唐僧去西天取经。
作为道教的高级别神仙,为什么要把引进到自己的地盘上来?
关于这个问题,我之前在多篇文章中曾经进行过分析,大家可以关注。
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道教引进,说白了是西为中用,利用的理论,帮助道教进行管理。并不会因为引进就影响了道教的统治权。
而唐僧取经显然是需要组织一个比较强的团队的。那么给他配备什么样的徒弟就成了一个难题。
这主要是因为:在天庭有编制的神仙,大家各有各的工作,都比较忙。不可能抛开手头上的工作,去下凡当唐僧的徒弟。更何况,这些神仙在天庭工作比较有规律,而西天取经是个苦差事,你就让他去,他也不愿意。
所以这个时候,李世民就请求观音菩萨帮忙,把他的爱徒天蓬元帅纳入到体系里去。通过保护唐僧取经,进入到西天体制内。
李世民既然拜托了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还是要给他点面子的。菩萨大慈大悲,为了把猪八戒收入佛门,做了两次工作:
第一次是乌巢禅师提出要把猪刚鬣收归门下。
关于乌巢禅师的相关秘密,我在之前文章中多次进行过分析。敬请大家关注。
我之前一直以为乌巢禅师就是燃灯古佛,甚至可能是如来佛本尊。不过经过我近一段时间的研究,我推测乌巢禅师可能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乌巢禅师传授给唐僧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是观音菩萨代表界起草的经书的总纲。在当时,这一个总纲还处于极度保密状态。而观音菩萨知道这部经书的全文。
可惜猪刚鬣不了解菩萨的苦心,居然放弃了大好的入编机会,拒绝了乌巢禅师。
第二次,菩萨在点化了沙悟净之后,又不远万里,继续点化猪刚鬣:
菩萨与他别了,同木叉径奔东土。行了多时,又见一座高山,山上有恶气遮漫,不能步上。正欲驾云过山,不觉狂风起处,又闪上一个妖魔……。
菩萨道:“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汝若肯归依正果,自有养身之处。世有五谷,尽能济饥,为何吃人度日?”怪物闻言,似梦方觉,向菩萨施礼。
猪八戒这才恍然大悟,“似梦方觉,向菩萨施礼”。
他虽然当了猪妖怪,其实满脑子想的还是当初在天庭当元帅时的风光。现在听说有可能回到体系内,他当然乐意。
不过由于他的心理落差始终存在,以前在天庭享受惯了,所以到了取经途中,他也经常出工不出力。
作为一名曾经长期在天庭的神仙,猪八戒当然知道取经途中的所谓八十一难,其实事先早已设定好了,不过是走一个形式程序而已,说穿了这就是一个形象工程,天庭要让取经这项工作,看上去风风光光。
既然如此,猪八戒凡是遇到又苦又累或者危险的事情,总是尽可能避免。
大家好,我是今古讲堂。关于这个问题,大家还有什么好的看法,欢迎进行指正。
孙悟空为什么会如此神通广大,他的师傅是谁
☆☆☆孙悟空的师父即为菩提祖师(准提道人);按辈份来说如来(接引道人),通天教主,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都属他的师伯长辈;混鲲祖师与鸿均老祖是它师爷辈;当然,伏羲,女娲,神农更是属于孙悟空的祖师爷辈了。
孙猴子腾空出世后,去了花果山成为群猴之首,自封美猴王;为了长生不老便跑去阎王殿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薄上撕下来毁掉,第一次触犯了天条;被阎王爷跑到天庭玉帝那里告了一状…。
回花果山看到老猴们一个个的病老死去,想到众多猴子猴孙们的未来便四处打听长生不老术;在打听到灵台方寸山上有一叫菩提老道有法术可以长生不老后,便上山拜师学艺;
菩提见其只图猴界众生长生不老,毫无私欲,便给猴王取名叫孙悟空,教其18般武艺,72变,一个筋斗云10万8千里的本事;后因师父见他争强好胜,恐惹大祸上身,便将其逐出山门,永不相见…。
得知东海龙王殿有一随意可大可小的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后,又去大闹龙宫,打伤龙王三太子,强抢龙宫金箍棒;再次触犯天规,又一次被龙王告上天庭,惹玉帝大怒,即刻派天兵天将捉拿妖猴,将其投放于太上老君炼丹炉内,用三味真火烧炼了七七四十九天而不死;反将这泼猴练就一副铜头铁身和一双断妖识怪的火眼金睛;为后来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除魔降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师徒五人一路西行,在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最终圆满取得真经;得道登天封神,永享神仙快乐生活…。
玉皇大帝究竟是何来历
张玉皇”原来是干啥的?关于玉帝的两个民间传说!
天庭的最高行政首脑玉帝,他姓“张”,悟空称之为“张玉皇”!
那么,玉帝姓“张”又能说明什么呢?本人认为,就凭着玉帝姓“张”这一条线索,我们就对他的地位“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来看关于玉帝的两个传说吧!
传说之一
在天地开辟之后,由于各路神仙之间的争斗,三界秩序极为混乱。为了解决这个局面,在元始天尊的授意下,由太白金星到人间找一个德才兼备之人,来统领各路神仙,扭转这一混乱局面。
得到命令的太白金星来到人间,化装成乞丐,四处寻找,发现一个叫做张家湾的地方,被一个叫做张友人的寨主治理得精精有条。于是,他问张友人采用了什么方法,张友人答道,无有其他,只需一个“忍”字即可。
太白金星深以为然,又请其他各路神仙进行试探,大家一致认为,张友人是个管理人才,请他上天,做了玉皇大帝。
传说之二
姜子牙灭商之后,登上封神台,开始敕副封八部正神。在封了众神之后,大家发现,还有一个重要的职位没有进行封赏,该职位就是玉皇大帝。大家议论纷纷,都在猜想谁有福气,能被封为玉皇大帝。
不过,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姜子牙存有私心,他不把玉皇大帝的职位封给别人,是想把该职位留给自己。所以,当大家问谁当玉皇大帝时,姜子牙很不耐烦地告诉大家,“大家都别操心了,玉帝大帝‘有人’干了!”而一个名叫“张有仁”的将领听到此言大喜,马上站出来,向上谢恩。
姜子牙不得已,只能将玉皇大帝之位封给张有仁,自己最后没有职位可封,一气之下,跌入牲畜圈内,只能做一个保护牲畜的“圈神”了。并且自己安慰自己,这个“圈神”不是“圈”神,而是“全神”,是统领万神之神,因为该传说发生地的方言发音中,是“圈”、“全”不分的!
并且,该传说还提出,玉皇大帝,也就是张有仁的故乡,就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富村,该村至今还有一座玉皇庙(俗称天爷庙),该庙宇在晋时所建,明万历年间对其进行了重修。
当然,关于玉帝的传说还有很多,但基本都与上述两个例子大同小异,所以,对于其他传说不再赘述。
不过,道教经典《高上玉皇本行集经》记载,玉帝是昊天界上光严净乐国王与宝月光皇后所生之子,但却未说明玉帝的姓氏,不知与西游中明确提出的“张玉皇”是否为同一人,因此,本人认为,采用上面两个传说来分析玉帝的来历,可能更为合适,况且,西游世界本来就与现实宗教有所区别,所以,更不能用道教经典对西游进行套用了。
既然我们不采用道教经典《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的说法,那么,就来看看上面所提到的两个民间传说吧!除了知道证实了玉帝姓张之外,我们还能从中发现什么呢?那就是没当玉帝时,张有(友)人(仁)的身份并不算高!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下一讲再说!
黄药师师承何处
黄药师乃是北宋武术名家周侗之徒。周侗曾为京城禁军枪棒教头,收徒岳飞,天下闻名。黄药师因祸得福,偶然拜得周侗为师成为文武全材之人之后,思想超脱,将世俗红尘看破,超然物外,决心要让古人的奇门遁甲之术重现天日,寻得海外桃花岛,开始勤学苦研。
黄药师本名黄固,浙江海宁人氏,家世不俗,祖上曾是与北宋苏东坡齐名号称“一祖三宗”的黄庭坚。
黄固可以说是出身书香世家,自幼便有神童之号,五岁能诗,七岁能赋,从小便才华满腹,超卓不凡。
十二岁这年,黄固因仰慕唐初卫国景武公李靖李药师,才兼文武,出将入相,更被李靖所著的《李卫公兵法》所折服,小小年纪便自作主张将其名改为药师。
黄药师如此出众,其父黄蕴石自是十分高兴,将其当宝一般,可是却另有担忧,黄蕴石认为,自古天份太高的神童,多半其寿不永,甘罗十二拜相,期年夭亡,颜回聪颖绝伦,冠绝孔门,未及三十而卒。
黄蕴石深恐爱子天纵聪明,反而不寿,担心之余,时常带着黄药师寺观礼拜,参神拜佛,祈求神佛保佑。
海宁城外太白山麓有座天童寺,乃禅宗五大名刹之一,寺里主持晓云禅师,年登花甲,身怀异术,不仅精通禅理,还能预卜休咎,知晓阴阳。晓云禅师一见黄药师形貌,不由诧异,便对黄蕴石说出,黄药师宁馨英畏,将来必会出人头地,名垂千古。
黄蕴石知道晓云禅师乃是得道高僧,自不会妄语称赞别人,高兴之余,不旋踵间,说出自己担忧,恐其在世上犹如昙花石火,一瞥即逝。
晓云禅师将黄药师叫到面前,以麻衣柳庄之学仔细端详,说出黄药师乃夭亡之相,年方十五时,将会遭遇丙火而亡。
黄蕴石不禁心中发毛,爱子今年十二,如若十五而亡,岂非还只有三年阳寿?
晓云禅师继续,黄药师人中到华盖之处,有条紧煞命纹,可通死亡之关,逃过天折大限,之后便可一帆风顺,扬名寰宇。
黄蕴石听了方才放心,遂问禅师如何能避免这丙火之厄。晓云禅师颔首而语,命理之相本就十分微妙,三年之内,多作善举,冀求回天,远离火源,便可逃却大难。
自此之后,黄蕴石对黄药师呵护备至,凡是有火之地,绝不准其靠近。
光阴苒冉,不觉三年,黄药师已然年满十五,黄蕴石更是格外小心,就连屋内火烛也不准其点。
这年秋季,适逢钱塘江潮水大涨。浙东人士有钱塘观潮赏景,祓除不祥之俗,黄家自是也不例外。
但见,海天远处,泛起一条白线,刹那间凉飒逼人。白线渐近,声若雷震,潮头丈高,有如长城峻岭,经天而来,声势雄伟已极。
黄蕴石紧握黄药师之手,正在出神观看之际,那知变数俄顷,祸生肘腋。
黄家父子身后有一观潮的老头,欲用火镰火石,敲出火星燃点长杆烟筒的烟丝,不想才把烟丝点着,一阵狂风刮来,将一大团着火的烟丝,吹到了黄药师背后的衣领之上,刹那间便把黄药师的衣领燃烧起来。
黄药师全神观潮,顿觉颈后灼热,立即回头来看,一下望见火光,不禁魂飞魄散。本来衣服烧着,本是小事,然而黄药师自小不触烛火,并常听家人说起天童寺主持之言,十五岁这年,必有火厄,因此不自然的养成畏火心理。
黄药师看见衣领着火,立即把身一耸,冲出人群,发狂也似的向海塘奔去。人群距海塘不过十丈远近,黄药师这一拼命奔跑,几卜起落之间,已经到了海塘旁边。
黄蕴石和另外几人急忙冲出人群,要跑去把黄药师拉回,那知才跑几步,只听一声大响,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丈高的潮头已经拍在岸边,白练到处,黄药师全身吞没在水云之内。潮来凶猛,退得也快,眨眼之间,潮头倒卷,海塘上潮水退得干干净净,黄药师也失了踪影。
黄蕴石眼见爱子被浪潮卷去,情知凶多吉少,有死无生,忍不住放声大哭,形如疯狂,欲要投水自溺,和爱子同归于尽。众人死命拉住,方才止住。
却说黄药师被潮头卷入江里,只觉眼前一花,人已没顶,身子在波涛内滚了几转,陡觉一股重若万钧的水力,向胸口压来,哎呀一声,便晕了过去。
不知在水中漂流多久,黄药师昏惘之中,只觉被一物勾住,拖上岸来。又不知多久,黄药师这才悠悠醒转,发现自己躺在一艘渔船之上,身边坐着一位蓑衣老人,年逾知命,须发漆黑,神采奕奕。
但见这位蓑衣老人霍地站起,眼向水里一瞥,突然举起手掌,向着水面一击,只听哗啦一声水响,水面如同投入千斤巨石,波浪平处,海面浮出两尾二尺多长的青鱼,肚腹朝天。
黄药师自小聪明,知道此类大鱼通常在海面十尺以下,蓑衣老人居然能在举手之间,隔着丈多深的海水用掌把鱼震死,武功渊深可想而知。
蓑衣老人正欲弯腰把鱼捞起,听道黄药师竟能说出劈空掌的功夫,当下晒然一笑,问其如何得知?
黄药师虽不会武功,但也常听旁人说起,劈空掌练得到家,可隔墙打熄烛火,丈外活剖牛腹,今见蓑衣老人隔海将鱼击晕,遂想当然的以为。
蓑衣老人娓娓而道,劈空掌乃阳刚之劲,只可摧毁刚硬之物,对无形的海水却不中用,更不能在水中击杀大鱼,自己刚才所用的乃是混元掌,比那劈空掌要强百倍,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黄药师见其武功高深,有心拜师,遂问其名。原来蓑衣老人乃是大名鼎鼎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的侠士周侗。
周侗乃世外高人玉虚子之徒,有经天纬地之材,万夫莫敌者之勇,然徽宗皇帝信任蔡京、童贯等谗佞之徒、误国之辈,闭塞贤路,周侗怀才莫遇,意懒心慵,流落江湖,做了个教书先生。
这日,周侗观潮之后,由定海访友回程,恰好遇到被海潮卷来的黄药师,他将人救起之后,无意间见这少年根骨非凡,乃福慧双修之士,不由的爱才心起,有心收其为徒,于是故意显摆一点武功,让黄药师心生好奇,以期主动拜自己为师。
黄药师一向久羡武学,今见周侗武功高强,自然心愿,遂纳头便拜。周侗得知黄药师乃黄庭坚之后,书香世代,心中大喜,于是将船掉头,前往海宁,找黄药师之父详谈收徒事宜。
半日之后,黄药师返抵家门。黄府门人见少主无恙回来,不由大惊失色,以为白天见鬼,几乎失声大叫。
黄蕴石见说儿子无恙回来,口中不住念佛,一把搂住黄药师,喉头好似被东西咬住,久久不能说出半句话来,以为神佛有灵,助其脱了险境。
黄蕴石听说周桐救回孩儿,方才如梦初觉,宾主相让走入客厅,坐下寒喧,黄药师便将周侗在海上搭救自己的经过详细说与父亲,黄蕴石欲要纳头就拜,周桐伸手将其接在椅子,说出心中所想。
原来,周桐见黄药师天纵聪明,譬之美玉在璞,明珠在椟,如果不遇名师巧匠,始终不能雕琢成材,有心收其为徒,希望黄蕴石能首肯。
周侗曾为京城禁军枪棒教头,拳棒之精,收徒岳飞,天下闻名,黄蕴石听说周侗愿意收黄药师做徒,正所谓求之不得,不禁大喜应允。
自这日起,周侗便在黄府居住,做了西宾,黄药师也开始跟随其文武二学。
周侗教授之法,与众不同,单日练武,双日习文,武的并不重刀枪拳棒,只重运气吐纳,文的并不重诗词歌赋,注重古今论文,譬如贾谊过秦论、欧阳修宦官论等,都是纵谈天下大势之论,并及太公阴符,孙吴兵法。
光阴苒冉,转瞬一年,黄药师文治武学,已经颇有根底,周侗又教他一些悬壶济世之学以及强身健骨的法门。
不觉已然三年,黄药师年满十八,黄蕴石吩咐其准备应考县试,希望黄药师能博取功名,光宗耀祖,那知黄药师却断然拒绝。
黄药师认为,读书并非为升官发财,如今奸臣当朝,蔡京童贯之流,朋比结党,非亲不取,非财不用,尤其太师蔡京,睥睨社稷,内怀不道,颠倒纪纲,恣意妄作,庙堂,谈何功名?
人若学以致用,并非身居庙堂,才可成事,侯夷门抱关击柝,助信陵君窃符救赵,布衣之士张子房,扶剑破项而有汉家四百年天下,此等众人虽非身居高位,却也一样名垂千古。
黄蕴石听到黄药师此番论断,一时间气的手足直抖。然而黄药师天生执拗,他说不考,黄蕴石虽为其父,却也无可奈何,一气之下,立即成病,黄药师仍是心如铁石,不愿顺从。
黄蕴石气上加气,床榻牵缠数月,便自一病不起,一命归西。
黄药师葬了父亲,守孝三年,期间,周侗又增他不少才学,然而黄药师性情越来越僻,越来越怪,完全崇尚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更是习染魏晋竹林七贤之流风习俗,玩世不恭,自命清高,思想超脱,礼义非为我而设,圣贤豪杰亦不屑为。
周侗本意,原是想将自己一生所学,倾囊相授,使黄药师成为文武全材之人,做国家栋梁,那知黄药师却将世俗红尘看破,超然物外,自别世上,变的高不可攀,和自己本意大相径庭。
十年之后,周侗再无留恋,悄然离开黄家,不辞而别,黄药师却无放在心上,将家人遣散,房屋田地卖光,四海邀游,佯狂玩世,做一些仗义行侠之事。
不出一年,盘缠花光,黄药师突然奇思妙想,到那些名门镖局寻求帮助,可是他却狮子大开口,伸手便要几千两纹银。
这日,黄药师来到山东历城,拜访名震山东的总镖头柯辟邪。黄药师登门拜帖,张口便是纹银五千。
柯辟邪隐忍不发,狂笑黄药师凭何本事,狮子大开。黄药师陡然伸手抓向堂中紫檀条案,五指宛如钢钩,巴掌大的一块木料便在手中,举手一扬,木料宛似弹丸离弦一般,向廊下兰锜飞去,只听三声大响,薄如手掌的檀木,竟将兰锜之上插的三只铁枪的枪尖,齐齐打折!
柯辟邪见状,大惊失色。照理来说,铁比木硬,只有铁削木之能,断没有木削铁之理。可是黄药师却在举手之间,竟用小小木料同时打断三只铁枪,气功之精,内力之劲,可见一斑。
柯辟邪虽震惊黄药师之绝技,但他话语气焰冲天,不留情面,心头仍是火发三丈,遂展开神拳绝技,猛向椅中端坐的黄药师胸口撞去。
也不见黄药师闪身作势,人已离椅,柯辟邪一拳打在椅上,但见椅子变成无数断木碎屑。
黄药师冷笑一声,右腿抬脚一蹴,竟把散在地上的木屑直踢起来,无数木屑宛似炮弹一般,向柯辟邪迎面射来。
柯辟邪料想不到黄药师武功居然这样诡异,立即将身一闪,虽然躲过头脸,腰背却被木屑击中,疼痛异常。柯辟邪恼羞成怒,拔出金背砍山刀,便向黄药师头顶劈去。
那知刀才出手,柯辟邪猛觉眼前一花,两响,面上已挨了黄药师两记耳光,手中金刀也被夺去,黄药师用力一掰,金刀齐中断成两段。
十几个镖局伙计见状,随即拔出兵刃,群起而攻,然黄药师两臂一伸,直入人群,瞬间夺去武师兵刃,随手掰折,掷到地上,接着一抬右腿,扫倒数人,霎时之间,十多个武师头青面肿,叫苦连天,争先恐后的向门外跑逃。
黄药师望着呆若木鸡的柯辟邪,银子也不要,大踏步地出门而去。
经此一闹,黄药师名声鹊起,每当他再向镖局讨要银子,这些镖局个个忍声吞气,双手捧上。
如此三年,黄河以北的镖局镖师对黄药师皆畏如神鬼,万人咒骂,武林中人也无人敢与之较量。
黄药师回到江南故里,途经雁荡山,见这里山峰峻丽,花明柳媚,景物幽胜,于是将周侗赠给自己的易理之书,太公阴符之术,在此苦苦揣练,开始一心一意的仔细研究先天易理,奇门生克,五行变化之学。
此种本领也称之为奇门遁甲,却绝非迷信愚人之术,而是古人行军布阵的一种绳规墨矩,诸如孙膑大败庞于马陵道,用的便是这奇门遁甲之术,然自秦始皇焚书坑儒,奇门遁甲之术便荡然无存。
待到汉末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由他岳丈襄阳名士黄承彦那里学了一些奇门遁甲的皮毛,并在鱼腹浦摆下八阵图,围困东吴大将陆逊,可是三国之后,再也无人会这种奇门八阵。
黄药师自负绝世聪明,根基禀赋,发誓要让这奇门遁甲之术重见天日,于是在雁荡山深处,垒石为阵,细心考究。
半年之后,黄药师方才将这奇门八阵的方向弄清,又过半年,又把六十四位卦图方位排成,即便颠来倒去,也不错误。
黄药师将山中野兽放入奇门石阵之中,就算是左窜右突,也不得逃出,黄药师知道自己这奇门遁甲之术已初见端倪,不禁仰天长啸。
猛然,黄药师突发奇想,自己如果凭着一身武学,在浩瀚汪洋中,占据一岛屿,收罗门徒,摆下奇门石阵,纵然不能海外称雄、青史留名,也可在武林中大放异彩。
黄药师先从东海沿岸找起,长山八岛,老铁山头,再到庙岛群岛,七星洋各岛屿,找来找去,经历岛屿百十多个,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称心心意。
在黄海尽头鳖头洋黄药师见一岛屿,峰峦叠起、礁奇石怪,林木参天、枝干虬蟠,岛上郁郁葱葱,桃花绿红黄紫,端的是繁花似锦,一抹如画云海,恍若置身桃源仙境。
黄药师将此岛命名桃花岛,自认岛主,自此开始在此勤练武学,苦研奇门遁甲之术。

逃离滑稽先生的玩具店
模拟摩托城市驾驶
粉碎果冻人
天怒传奇
三无神武复古传世
神仙跳一跳
消防救援空闲大亨
召唤英雄
双球扭转跑酷
极限汽车行驶


